白光的集束


胡 鐘尹 - 2022-05-24 - 0 comments

觀察近年藝術展演在性別議題上的論述方式,以及政治思想論述的聚焦,有一些悄然的轉變。在性別議題,慢慢從光譜漫射出的多彩宣言「身份認同」與平權倡議,集束成為自由的自我之光,以沉澱、內斂,把對社會與身份識別的提問,轉為對藝術的提問,讓觀者也更聚焦於藝術的本質性觀看。

「美∞力 Turn beauty into strength」展出的創作,很多都具有明顯的語言特質與書寫性在其中,這些作品除具有個人的經驗成份,也展現了極富視覺美感的詩性特質,一種曖昧的、暗示性的、語言在閒散狀態卻能精準捕獲內在直覺的敏感,以視覺訴說未曾言的心底浮光。

那拉法特.薩卡頌薩(Naraphat Sakarthornsap)的〈吐出我的懺悔 , 2015〉花語及身體之間的對談,在一種私密與坦露的二重隱微書寫中,展開了關於身體語言在一種純粹的臆想中,如何坦露心聲;卡歐提.帕克(Coyoth Park)的〈所有親人都是血親 , 2020 -〉運用帶著古典質感的暖黃攝影,帶入切身生理性別轉換的生命體驗,原生與多元家庭,彼此間的陪伴及共同經歷,透映著無差別的愛,充滿於飽含溫暖的生活紀錄中;賈西亞(AL Garcia)的〈薩滿BBYLN , 2021 – 〉透過舞者的肢體轉動、舞台布幕的垂吊、儀式感的藍、紅、紫氛圍光影,講述一個菲律賓宗教文化的傳統與當代承繼。

從古典政治的權威(authority)轉渡到現代政治的司法(juridical),與民主發展帶出柔性特質的規範(norm)之間,「劃界」始終是形成生命政治(biopolitics)討論的關鍵核心。誰是自己人?什麼狀態會被理解為兩種立場的矛盾?而最終「如何共同生活」才是生命政治回應日常的真實顯影。

Author avatar

胡 鐘尹

藝術評論者,1990年生於台北,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畢業-主修西畫創作,曾歷練於 耿畫廊及TKG+,現任職於新匯流文化基金會。關於視覺藝術的觀看方式與創作解析,研究領域包含繪畫材料學、歐陸現當代哲學,藝術社會學及文化思想史。藝術書寫與研究,慣常以藝術本體論與現象學式書寫,研究創作者與作品之間維繫的存在探問。近年關注 繪畫、視覺載體、雕塑與裝置的可感「質料物性」(material),深入創作與質料互動的本質覺知,另一方面也延伸質料表現現,激發的精神意指。